来自技术人的呐喊:回归本心,远离内卷

本文来自于2021年9月25日我在LiveVideoStack Meet北京站上关于内卷话题的主题演讲。演讲内容加工后,在LiveVideoStack公众号上发布,点此访问此文

什么是“内卷”

内卷

关于什么是“内卷”,相信大家都有所体会。这里我从网络上搜索到一个通过文字描述的定义——指同行间竞相付出更多努力以争夺有限资源,从而导致个体“收益努力比”下降的现象。

这里面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付出更多努力,另一个是争夺有限资源

那在面对“内卷”时,我们通常都会想到什么样的对策呢?

容易想到的直接对策

大多数人会以外部现状为前提进行思考,得出有限资源不变的前提。所以针对自己能控制的事情,我们可以做出以下几种选择:

  • 不付出更多甚至少付出努力——躺平(活着)
  • 付出超级加倍的时间——躺平(猝死)
  • 这个资源争夺的人多——换个地方(卷)

显然,这几种方法都不理想,没有达成我们最初获得更多收益的目的,甚至还有可能把自己的性命搭进去。那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

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我们只能做出这几种有限的选择么? 有没有其他选择?从这里开始,请跟随我的思路来一起探寻下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我们先停下直接思考如何做的思路。先得到更准确的认知,才能更有效地进行实践。我们首先思考一下“内卷”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内卷”可以看作个人付出更多努力与个人获得更多回报间的矛盾。任何矛盾都有其内在的原因,“内卷”不是无缘无故出现的。互联网行业付出更多努力的加班现象已经持续了至少十年,但从未有人喊出什么“内卷”。那为什么是现在而不是十年以前出现了“内卷”?

为什么“内卷”

为什么是现在出现了“内卷”

这里列出了我经过思考总结出的两个原因:

  • 行业已经度过了疯狂增长时期,逐步走向成熟
  • “处于某个行业”本身已经不能获得和之前一样的超额收益

其中第一条,从需求侧看,中国网民的绝对数量已达到10.11亿(来自CNNIC第48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网民数量的绝对增长潜力越来越小,且增长的速度在逐年降低,已经度过了爆发式增长的阶段。这说明在每个人上网时间不可能发生质的增长的前提下,这个行业总需求增长的速度在逐步降低,行业也逐步走向成熟。

在此背景下,行业中的企业不再享受到前些年爆发式增长带来的丰厚利润,不可能再以高工资去追求发展速度,因此企业中的个人不再能享受到处于行业就能得到的超额收益。

到这里,有些人可能会产生疑问了:既然身处爆发中的行业可以获得超额收益,那我能不能一直去追寻那个处于疯狂增长中的行业呢?

“内卷”时期才是常态

很可惜,这条路是不通的。身处行业疯狂增长时期是常态么? 不是的。我列出了两个主要原因:

  • 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中,身处行业成熟期才是常态
  • 一个人不太可能通过换工作实现一直都处于疯狂增长时期

一个行业可以长期处于疯狂增长时期么? 基本不可能,行业本身存在其固有周期,爆发增长时期是有限的,而且在资本的参与下这个周期会被缩短。而且进入爆发期的行业之间不一定具有相关性,因为不同行业所需的专业间往往存在技术门槛,一个人穷尽其能力也不太可能一直改行且在每一行都干得好。所以此路不通,我们需要认识到自己大概率会身处行业成熟期。

那么,如果“内卷”时期是常态,个人的最优选择是什么?

回归本心理论

打破模型的对策

现在我们不要认为外部环境不可变,尝试打破“内卷”的模型来进行思考。

针对“内卷”的模型“付出更多努力,争夺有限资源”,短期看,资源就是有限的;但长期看,资源是增长的。如果把模型换成“付出更多努力,创造更多资源”,通过创造资源,分到更多资源,是不是就有办法了?

行业爆发期溢出的资源可以惠及身处行业的每一个人,但成熟期资源一样可以惠及创造资源的个人。到这里我们就得到了一个破解“内卷”的方向,即创造更多资源。那作为技术人的我们如何才能创造更多资源呢?

回归技术人的本心

我给出的答案是回归本心。

技术人的本心是什么?

我的看法是通过技术创造价值。

现状是太多人已经忘记这个本心了。进入行业的目的仅有工资高这一个理由。不管进入行业是因为什么,如果在工作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解决问题后自己获得的成就感,抑或是享受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那么恭喜你已经是一个合格的技术人了。只要着眼在创造价值上,一切就能迎刃而解。

那如何践行这一点呢? 下面我结合自己的体会说几点。

践行回归本心

直面问题,不设界限

首先,直面并解决每一个问题:

  • 从解决小问题,到解决大问题
  • 从解决一个问题,到解决一类问题
  • 从解决具体问题本身,到解决产生问题的根源
  • 不要指望换一个地方,就能解决问题

身处小公司,问题总是特别的多。但也由于公司小,船小好掉头,没有什么东西是不能改变的。上面的几点要是能做到,一定能产生价值。

即使是最初级的技术人,在自己负责的具体技术上,一定能解决一些局部的问题。如果能力再提高,解决了更大的技术问题,或一类问题,就成为了某个方向的技术专家。如果经验更丰富,在一次次剧痛中大彻大悟,可以在方案设计层面解决根源问题或避免问题,那就已经到架构师级别了。

如果你意识到个人的力量是有极限的,只能解决规模有限的小问题,必须通过调动更多人的力量解决规模更大的问题,那你就成为了一个技术管理者。

或许你在小公司发展遇到了瓶颈,认为公司的规模和技术环境不适合自己发展,且外面有更高的薪资机会,或者业务已经不是高速发展期等等,不要寄希望于换个地方就能解决问题。因为如果你在一个地方遇到了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且你一定要解决这个问题才能更进一步,为什么不直接从这里解决这个问题呢?即使你换一个地方,又怎么就能保证不会遇到一样的问题呢?

其次,不要给自己设置界限。

不要认为技术人的价值产出是代码,也不要认为技术人只能通过代码产生价值。

定义自己的价值在于产出代码的人只能叫“码农”,技术人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创造价值。掌握技术手段并创造价值的人是工程师,解决问题的方式不仅在于写代码。代码是一把很锋利的刀,但不意味着遇到所有问题你都要上去砍一下。

创造价值,远离“内卷”

在这里谈几点自己的感受。

解决更大的问题,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靠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的。 所以选择做架构或技术管理工作,或两者都有,是必然的路径。

认识到问题,认识到更根源的问题,才有可能解决问题。 你的认识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你能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尝试解决问题并在问题中做艰难的思考,是必须的选择。

技术人的职业生涯很长,要持续产生价值而不仅仅是在合适的时候赌一把。“码农”码不动了自然就被抛弃掉。计算机行业因其入门门槛相对较高,同时行业快速发展背景下人才供给跟不上需求,导致即使是持续做最基础的编码工作,有一部分人也能干到35岁,这在其他行业是不敢想象的。但是解决更多更大问题的人永远被需要,且需求量是很大的(相比而言,解决更难问题的人虽然也需要,但需求量很少且需要天分,不过也是一条路)。面对几十年的职业生涯,持续产生更多价值,才不会被社会抛弃。在我看来,一个有了三五年有效经验的、合格的技术人,其语言能力与逻辑思维早已熟练,这部分不能形成其核心竞争力。很多处于此阶段的技术人真正的瓶颈在于缺乏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素养(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成原理)与认知实践能力(认识事物抓住本质并指导实践,实践再总结出新的认知)。即使你在百忙之中,抽时间去学习各种理论知识也是非常值得的。这些理论知识不一定什么时候能用上,但一定会有用武之地。也不要忘记对于实践的总结,这些总结新形成的理论和经验将十倍百倍地产生价值。

当然,如果你拥有一个很好的机会(如小公司很有前景的业务早期),在风险可承受的范围内,不要执著于自己的既定目标,拒绝赌一把。 时代给了你一个机会,就要好好抓住。但不能将赌一把作为目的,那就成为了一个“赌徒”。这里我举几个例子分析一下“赌博”行为背后的本质是什么,来说明一下什么叫“赌徒”。第一个例子是一个人花费相当于其一个小时时间所挣到的钱,进行了一次“赌博”行为,输了并不会很难过,赢了却很开心。这种“赌博”行为的本质是消费。第二个例子是一个人花费其所有积蓄,进行了一次“赌博”的行为,输了就倾家荡产,赢了还想通过下一次赌来赚更多。这种“赌博”行为的本质是纳税,纳的是智商税。做出这种行为的人叫“赌徒”。当然还有一种,就是前面说的,一个人有一个很好的机会,以可接受的代价,获取超额预期收益,他抓住机会去努力。这种“赌博”行为叫投资

“不存在”的第“无”部分

我这里还有一段无法被写出,是完全不存在的一个部分。现在请忘记我对于回归本心中本心的定义,以及对于回归本心的实践方法。

让我们回到整个思考过程本身。

首先是所有人都发现进业内大厂就能挣大钱的认识实实在在地松动了,大家因此发出了“内卷”的声音。但是大部分人把“内卷”这个现象当成了规律,即“内卷”是前提,自己只能在“内卷”的前提下指导自己的行动。

但我们这里的思路是,从发现“进业内大厂就能挣大钱”这个认识内在的矛盾(即出现“内卷”不能挣大钱)出发,把这个矛盾当作现象,去追问为什么,从而发现此认识成立的条件已经不存在,行业发展的时期转变了。所以我们不能再继续遵照此认识来实践,而是需要在新的条件下得到新的认识,并指导自己进行实践。

而经历“不局限在现象之中,超出现象之外思考”之后得出的行动,才能让自己不困在“现象”之中。

让整个思考发生有两个关键点,一个是问出为什么,另一个是掌握思考的方法。

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他会问出那个为什么

每个人的时间都很宝贵,你愿意打开这篇文章,并且读到这里,相信你对于“内卷”现象的认识并非当成理所应当而是心存疑问,所以你已经问出了为什么。而我所希望传递给你的,是上面的思考方法

回到“回归本心”四个字,我所真正想传递的并非对于本心的解释以及如何回归,而是希望告诉你遵从内心发出的疑问,自己通过一套方法来找到属于你自己的答案。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况,我只是提供一些思路和见解,具体采取什么做法还需要个人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决定。我的看法是回归技术人的本心,创造价值,在时间的作用下,“内卷”会迎刃而解。

最后作为小公司的技术人,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公司技术人的见解。

不要再迷信大厂了,“进大厂就能挣大钱”不成立。这个认识是行业处于特定时期的产物,不是常态。

“职业生涯的最终归宿是大厂”不成立。抱着进大厂稳定养老的想法的人请清醒一下。规模越大越稳定还高收入的行业,往往是被“颠覆式”消灭的。现在中国科学家已经可以通过二氧化碳以玉米光合作用3.5倍的效率来人工合成淀粉了。虽然这个技术走向工业化生产还有距离,但已经不是不可能了。一旦实现工业化生产,将会彻底颠覆农业生产的方式。所以你以为你是民生行业就高枕无忧了么?不存在的。

“只有大厂才有施展我才能的空间”,这句话可以换种方式讲。你的才能只能在大厂平台的基础上才能施展。从这个角度讲,大厂在一开始给你带来多少没有成本的光环,终有一天就会给你带来多少成本高昂的枷锁。你作为一个人,一个独立的个体,难道要用大厂的标签去定义你个人的价值么?大厂并不是永续存在的,用大厂的标签去定义你个人的价值,真的能作为你安身立命的根本么?

小公司大有可为。进小公司可以创造价值,也可以挣大钱。小公司有其存在的价值,就像分层次的访存系统中的较大但较慢的层次存在其价值一样。CPU的L1、L2、L3 Cache,甚至更大的无限缓存(AMD的显卡用的),再到更大的内存,这个层次结构,是在速度与局部性只能选择其一的矛盾中,在有限成本的条件下达成的。同样,在满足广泛性和个性的需求只能选择其一的矛盾中,在有限成本投入的前提下,大公司和小公司也会形成层次结构。我们知道,人既有其社会性又有其个体性,所以人所衍生出来的需求同样有广泛性的需求也有个性化的需求,无论是toC还是toB都是如此。大公司满足广泛性需求获取规模化的价值,小公司满足差异化需求获取个性化的价值。所以大公司与小公司都有其存在的基础,是不可能互相替代的。而大公司必然是少数,小公司必然是多数。而且现在国家在打击大公司垄断,鼓励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在最有活力的地方,在有价值产生的地方,有你的机会,你为什么不去创造价值,同时获得挣大钱的机会呢?

公司选择应适应你个人的目标,小公司也是不错的选择。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到最后一定是想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根本。而这个安身立命的根本,一定是尽可能不依赖于外物。如果你对行业了如指掌但厌倦了大厂的标签,希望把握属于自己的商业机会,那你可能会出来创业,会从创办小公司做起。如果你不满足于在成熟的技术体系支持下只做自己的事情,希望搭建自己的技术团队,那小公司一样适合你。如果你在小公司不满足于公司的发展状况,那请尽全力帮公司发展好,甚至包括帮助公司找到它自己的价值。不要在意你是否在做你所被定义的那个角色职责之内的事情,公司会给到你相应的回报。

警惕并批判贩卖焦虑、鼓吹“学技术进大厂才是正道”的少数无良机构。前面已经分析了无论是大厂还是小公司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在行业内都有其位置,也需要有人去支撑其存续和发展。大厂的数量少,对人的需求总量是少的;小公司因其数量庞大,对人的需求总量是大的。但现在就有那么一批贩卖焦虑的无良机构,践踏有提高自己能力需求的从业者,鼓吹“学技术进大厂才是正道”,批量生产只具备机械的技能,缺乏计算机科学素养,缺乏认知实践能力的“大厂面试机器”,引导人才分配更不平衡,降低整个行业的效率,祸害整个行业。对于大厂而言,增加了招聘时筛选和鉴别的成本,不得不设置更高门槛让招聘过程更“卷”;对于小公司而言,一边是火烧眉毛的需求,另一边是一个岗位几个月都招不到合格员工的困境。对于从业者而言,本身在工作中遇到瓶颈,希望能通过提高自己来破局,但却被引入了歧途,不仅无法破局,还陷得更深。如果你身处这个行业,切身感受到这种被少数无良机构的“精神奴役”扭曲后的人才市场所带来的成本和困境,请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让更多技术人看到这篇文章,破除精神奴役,不人为制造“内卷”,让大环境回归正常,让行业有序发展。这个时代需要你的力量。

最后回到我们的主题。音视频行业是一个有一定成熟度但又具有广阔前景的行业,能在这个行业坚持下来的人相信都是有追求的技术人。希望广大音视频从业者能够远离“内卷”,做一个可以坚守本心的技术人。

发表评论

为防机器,验证码请直接输入4个数字1

*